当前位置:财经资讯

银行理财提前切换“春节模式” 居民青睐灵活短期产品

发布日期:2023/12/4 23:03:07 访问次数:12182

银行理财提前切换“春节模式” 居民青睐灵活短期产品

[ “高收益资产难觅,理财实际收益降幅大于居民预期收益降幅,可能加大规模增长的难度。光大证券(14.590, -0.05, -0.34%)(维权)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,近期理财收益表现较强,但收益中枢仍有下行压力。 ]

 

  春节假期将至,不少银行机构、理财公司纷纷推出年终奖理财攻略,为居民提供理财建议。从各家机构推出的春节档理财产品看,这些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3%左右,中短期的产品较以往增多。银行理财规模也出现小幅上涨,较年初增加2000亿~3000亿元。

 

  业内人士称,年终奖的发放往往在春节前后,银行机构、理财公司提前抢滩年终奖配置是提前为春节营销做好准备,促销热情高涨背后,是瞄准投资者年终奖或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;不过从居民端来看,更为关注自身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。

 

  切换春节档理财产品

 

  今年以来的银行机构、理财公司营销热情不减。继推出元旦专属理财之后,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,已有不少机构开始借势发力春节档理财产品,推出年终奖配置建议。

 

  财经注意到,宁波银行(20.160, 0.13, 0.65%)、邮储银行(4.480, 0.01, 0.22%)、光大理财、民生理财等机构已推出配置攻略。邮储银行发布年终奖投资指南称,推荐两款投资期限约在90天的理财产品,一款是邮银财富安鑫如意·鸿运封闭式3个月2024年第5期(薪享)理财产品,另一款是兴银理财·稳利恒盈封闭式20241A(薪享)理财产品,业绩比较基准均为2.95%

 

  宁银理财推荐的产品覆盖多种期限产品,包括半月期、一月期、三月期、半年期、一年期、两年期、三年期等。从收益率来看,该行理财经理介绍称,普遍在3%左右,的是两年期和一年期的预约存款,收益率在3.8%3.52%春节推荐购买半月期的产品,收益率达3.2%,纯活期。他说,该产品底层投向国债逆回购等产品,春节前会有翘尾表现。

 

  某股份行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称,春节前历来是各家单位发放年终奖的高峰期,作为大额收入的年终奖自然会吸引银行理财机构,各家银行也会趁势在此期间推出各类专属理财产品,以满足投资者需求。

 

  另一名股份行营销端人士表示,这类年终奖、新春产品并不一定与平时产品有明显区别,需区分情况。一部分专属产品是新瓶装旧酒,将部分历史业绩较好的理财产品打包成年终奖组合产品,营销获客的意义更重。另一部分确实是新发行产品,但数量一般相对少,收益上浮得也有限。

 

  综合近期各家机构推出的春节档理财产品来看,与以往不同,这些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在3%左右,较往年相比缩水程度较大。与此同时,在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的背景下,前述产品多为中短期类型的稳健型理财产品。如光大理财的阳光金添利半年盈6理财产品,主要投资于债券、精选项目资产等固定收益类资产,属于定期开放产品,该产品折合年化率为2.84%

 

  前述人士称,从期限类型看,短、中、长期都有,往年此类理财以中长期为主,今年中短期占比有了明显提升。

 

  增加规模仍有难度

 

  一边是银行机构、理财公司发力营销,另一边却是个人投资者反响平平。

 

  前述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对财经记者称,近期来咨询的老客户居多,不过一看到业绩比较基准,还是会担心理财产品亏损的风险,有少数购买的群体,更为青睐选择灵活短期的产品。

 

  失去刚性兑付优势的理财产品,在净值波动的背景下,居民更为慎重考虑。家住上海的90后小杨(化名)称,今年过年不打算购买理财产品,自己刚到期的两年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,才赚了1%不到,参照以往的收益率至少在3%以上,落差太大。相较而言,更为倾向自己购买灵活短期收益率高的产品,如国债逆回购投资。

 

  70后沪上居民李女士也对记者称,楼市低迷背景下,这笔年终奖先放着,考虑补进春节后买房的首付款,至少短期内不会考虑中长期的理财产品,如果有可靠的短期理财(三个月以内),会考虑投资。

 

  不再保本的银行理财在2023年刚经历了一番规模缩水。20236月,银行理财规模缩水至25万亿元,首次被公募基金超越。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普益标准数据统计,2023年末全市场理财产品最新存续规模为26.37万亿元,较2022年末的26.84万亿元少了0.47万亿元。不过,在银行机构、理财公司的开年发力下,银行理财规模出现小幅反弹,截至发稿,较年初反弹2000亿~3000亿元。

 

  高收益资产难觅,理财实际收益降幅大于居民预期收益降幅,可能加大规模增长的难度。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,近期理财收益表现较强,但收益中枢仍有下行压力。

 

  展望未来,他认为,理财规模扩张不利因素来自于两方面:主要挑战在于广谱利率下行趋势下,资产端收益率面临持续下降的压力,但负债端居民对收益率下降的预期相对更具黏性;同时,储蓄型保险、大额存单等可替代投资选择的竞争,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理财规模增长的压力。

 

  易观千帆金融分析师韦玲艳认为,理财机构对元旦、春节等专属产品促销力度加强,是理财市场竞争加剧,为满足消费者投资需求和提升吸引力,理财机构采取更积极的营销策略吸引客户。但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逐步深入,产品业绩随市场波动变化,节日专属理财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难以形成实质性差异,吸引力减弱。

 

  王一峰建议,银行理财可从多维度进行应对,包括通过持续的减费来提升投资者实际到手收益;创新产品申赎方式,打造封转开等产品形态,改善持有体验;打造明星产品系列、拓展他行代销渠道,增强引流力度等。

 

从购买者角度来看,投资者首先要评估自身的风险偏好、流动性需求及理财水平,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,将资金均衡配置在不同的产品之中。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对财经记者表示,随着存款利率持续下调,当前存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,储户可以关注更多中低风险的金融产品,比如理财、保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