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/3/12 18:55:24 访问次数:3664
冷板凳上的破局者
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,多数人忙着追逐互联网风口,刚从浙大硕士毕业的梁文锋却一头扎进冷门领域。在成都出租屋里,他用开源代码搭建金融模型,硬是在A股暴跌中闯出一片天。2016年创立幻方量化后,这位"技术疯子"把公司从10亿做到百亿规模时,依然保持着每天写代码的习惯。
139人的"鲶鱼军团"
2023年,当所有人以为他会继续在金融赛道狂奔时,梁文锋突然转向通用AI领域。他组建的DeepSeek团队堪称"反常规":139人全是清北浙交等名校应届生,最资深的不过工作三年;办公区没有KPI考核,却有能推开的"偶然之门"会议室;更令人意外的是,这个团队用不到一年时间,做出了对标GPT-4的V2模型,定价却只有国际巨头的1/70。
"我们只是把GPU成本如实计算。"面对媒体追问,梁文锋轻描淡写地解释。但市场给出了最真实的回应:DeepSeek R1推理模型上线后,不仅登顶全球140国下载榜,更让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8%。当美国媒体惊呼"中国AI奇迹"时,这位湛江汉子正在杭州实验室里,和实习生讨论着最新的模型优化方案。
技术极客的浪漫
在DeepSeek,"失败实验"被做成纪念徽章,"灵感闪现时刻"能随时叫停会议。这种看似散漫的管理方式,实则暗藏玄机:团队成员平均每周产出3篇技术论文,核心算法迭代速度达到每周两次。就连梁文锋的办公室都挂着员工手绘的"代码怪兽"涂鸦,"创新就像驯兽,要给它足够的活动空间"。
从湛江小城到国际AI舞台,梁文锋用17年时间走出一条独特路径。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,他指着墙上泛黄的浙大校徽笑道:"我不过是把数学课代表的较真劲儿,用在了更广阔的天地。"如今,这个曾因"疯狂囤积GPU"被质疑的团队,正用中国式的技术浪漫,书写着属于AI新时代的突围故事。